查看原文
其他

蔡甸生存指南

武汉吃货 武汉吃货 2020-09-02


蔡甸,谐音“差一点”,真正的武汉西郊,接壤孝感。


是武汉戏曲之乡,老汉阳县政府所在地,也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所在地,曾想改名知音区。


在武汉发展远郊的今天,当年不起眼的光谷占据宇宙C位正在VS白宫。


隔壁东西湖丢了汉口农场的牌子搞起临空开发,沌口……沌口不是咱大蔡甸的地盘?



年轻一辈的蔡甸伢恨铁不成钢,十年前盼着中巴换公交,十年后盼着地铁望眼穿,倘若工作不在蔡甸,双层巴士270是真要命。


老一辈掰着指头说历史,说累了喝口热茶眯一会儿,到点去学校给孙子/女送饭,然后潇洒打麻将、理发、刮面,生活在蔡甸真舒坦。



四号延长线的通车延了又延,蔡甸的故事出不去也进不来。


于是蔡甸在大部分武汉人的眼中,只剩下清明扫墓,顺带吃碗新农牛肉面,浅尝辄止,其实蔡甸远不止是新农牛肉。



蔡甸美食

都是真材实料的尖板眼



 ▼ 

   蔡正街的清晨   

   从一碗豆皮开始   

 ▲ 


武汉绕城高速外,蔡正街51号东方豆皮。


清晨2点,李小林起床开始一天的豆皮制作,9点收摊,等收拾好餐具后已接近12点。


天下名小吃,最鲜乃豆皮,想要吃到鲜香的豆皮,糯米很关键。


提前蒸好的糯米,隔了一夜口感稍差,早起蒸糯米在李小林的眼中是必须,做街坊邻居的生意,唯一赚的就是口碑。


▲东方豆皮,蔡正街51号


东方豆皮,一做二十来年,不知还会坚持做多久。


在李小林朋友看来,李小林的豆皮跟当年的老通城是一样的,是蔡甸豆皮王。


但东方豆皮实属蔡甸人的瑰宝,六点开卖、九点收摊,从汉口来吃,得坐地铁转至黄金口、270路、步行一公里余。


六点出发才能吃到的蔡甸豆皮王,不像网红快销店,打着宫廷秘方的口号,圈一波钱就跑路换个地方。


美食,本不用上升到秘方。真材实料,对食物虔诚、对食客用心,就是美食。


▲李小林朋友为其豆皮所书


从蔡正街走出,吃一碗东方豆皮再去上班上学,是不少蔡甸伢的回忆。


这条百年老街上不见当初繁华,也走了很多老字号,街边的服装店里放着有些日子的网络歌曲,俨然上世纪的武汉模样。


▲百年历史新华书店,当年蔡甸最繁华的地段


今年四号延长线登录蔡甸,沿着蔡甸大街一路直奔柏林镇。


蔡甸曾经最繁华的老街,就显得有些没落了。



 ▼ 

   二小旁边的美食   

   才是蔡甸第一好吧!   

 ▲ 


但说起蔡甸美食,除了新农牛肉面之外,名声最为显赫的还是矮子小吃。


从98年开始做的矮子,号称文昌街扛把子,一条gai原先都是做餐饮的,垮到最后只剩下矮子小吃一家独苗。


中午,店里只有一老头就着小瓶白酒在吃菜。


▲矮子小吃,文昌街180号附3号


矮子家里卤菜是一绝,卤喜头、卤青蛙,号称万物皆可卤,可惜这次去没见着卤制的甲鱼。


卤喜头12元一条,叫上两条店家会问你要不要喝酒。用筷子取鱼肚,微咸,鱼肉很有嚼劲,先炸老,在卤制。


将鱼肚吃干净,两条喜头里边都有鱼籽,鱼籽也带着油炸后的口感,有些惊喜,果然配酒是再好不过。


其实蔡甸美食最好的季节,还是冬天,比起散养的牛、鸡,莲藕和豆丝才是蔡甸的特产。


矮子家的当季莲藕锅仔也挺好,藕特别粉嫩,汤浓郁鲜香。



两点出头,吃午饭嫌晚,做家常菜的店家不是在准备食材,就是在休息,多半没什么人。


但下午到晚上这段时间,但吃炸炸就甚是般配。



▲沁心烧烤(炸炸) 蔡甸街蔡正街叶家巷2附7


在二小小吃一条街,除了那家四季美味,还有这家开了七年的炸炸,这次回去,这家的食客就比四季美味多多了。


来他家,必点炸猪肉串,肉串裹着辣椒,再炸至金黄,丢到嘴巴里边,微脆的表皮撕咬划开,那种嚼劲就是你脑海里“小时候的味道”。


鸡架子店家给提前切好,放在长方形的小泡沫盒里,给上酱料,仪式感很足,那还是系红领巾的当时年少啊!



记忆中的味道,是带着感情的,二小第一不容反驳。



 ▼ 

   中医药对面的养生奥秘   

   是一碗四九鸡汤   

 ▲ 


在树藩大街上,蔡甸区中医院不光看病,还能滋补养生。


传说在中医药住院,每天来四九喝鸡汤,病都好得快些。


每天早晨,养生的蔡甸人都会把这里挤得爆满。



2000年左右开始营业的四九鸡汤馆,在蔡甸的名声响当当,一说四九鸡汤,几乎蔡甸人民都知道。


一碗红枣土鸡汤都是用小罐子熬制而成,伴随了一批人的记忆,最狠的是老婆怀孕天天想喝,只好买回半成品,自个儿在家煮。


▲四九鸡汤馆,树藩大街439附5号


一份鸡杂才11元,挑起一筷纤细的粉丝放到嘴里,呲溜,粉丝劲道满含汤汁,一股子鲜香吞下,微烫涌上鼻腔。


吃上一筷,再仔细打量这份鸡汤的内容,鸡杂很多,面上还撒着几颗葱花,喝口汤发现味道浓烈至极。


给人的感觉就像回到了索河老家,不知道名字的慈祥长辈端上一碗鸡汤说:伢,快吃,趁热吃。


再吮几口香脆的葱花顺着鸡汤进入口中,吮吸咀嚼,瞬间迸裂出清爽的快感!第一次来吃的人,很难想象花11块钱能喝到这样的人间美味。



不过多喝几口便觉鸡汤太浓郁也是一种罪恶,吸粉和喝汤必须两相结合。


对于年轻体燥的儿子伢来说,最好再来一瓶冰红茶!


 ▼ 

   汉阳大街的美食密码   

   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  

 ▲ 


到蔡甸住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一个属牛的汉阳大街


一条大街,早上吃牛肉面,宵夜一条龙吃牛骨头,蔡甸美食,多是家常,食客说不定就是街坊亲戚介绍来的,通过口碑做生意,所以味道扎实。



靠山吃山,新农牛肉在武汉家喻户晓,在这边算是家常,江汉平原上的优质水牛肉,养着蔡甸人。


白天吃碗牛肉面去上班,晚上下班来一顿牛骨头,大中午则是店家休息或者准备食材的时间。


▲嘎星牛骨头,汉阳大街,拥军路1号


中午一点半,嘎星牛骨头开始准备今晚的食材。


除了挑选上好的腱子肉外,牛肉切法也很讲究,先用刀背把牛肉拍送,再逆着纹理把牛肉纤维切断。


这样切出来的牛肉,口感鲜嫩有嚼劲,不会出现嚼不烂的情况。每天老板亲自切下当天的分量,下午四点半开始营业,一直做到晚上十二点。


嘎星家的牛肉口味周正,不偏酸、辣、麻任何一边,汤汁锁住牛肉的原汁原味,讲究的就是一个正宗。



汉阳大街还是属于老城区的势力范围,单纯为了吃牛骨头,离城区稍近的新农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

蔡甸的美食其实挺分散的,毕竟是做街坊生意,一条街上出几家有口碑。


如果对路况不熟悉直接开车汉阳大街吧,沿着汉阳大街一路吃下去。


嘎星开始,肖师傅牛肉面,健健牛肉面、文子鸡汤馆、百味源的电式烧烤、桂桂锅贴饺……


▲汉阳大街,多云,树荫下的风很舒适



 ▼ 

   新农牛肉与方红军的美食势力   

   每晚六点交接   

 ▲ 


去蔡甸不吃新农牛肉面,相当于来武汉不吃热干面。


而新农牛肉比起蔡甸老城,距离武汉市区要更近一些,确实是更加方便的选择。


但新农牛肉面,晚上六点下班,想吃必须要赶早,假如去得晚了几分钟,那还有救。


13元的牛肉面来一碗,不过面只剩下筒子面。


▲新农牛肉面,蔡甸区房产管理局新农办事处


吃货君就有幸赶上了当日最后一碗新农牛肉面。


牛肉还是扎扎实实,比起城区一般的牛肉面,牛肉切得稍微厚些,入口Q弹有嚼劲,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拒绝新农牛肉面。


但最好加些陈醋,面汤里边的牛肉原味可以增加一些酸和鲜。



六点,新农牛肉刚刚关门,同一条街上的方红军的传说才刚刚开始。


12年前方红军在新农撑起牛骨头的摊子,一做就是蔡甸第一。



▲方红军特色牛骨头粉面,蔡甸区汉新街南56号


方红军无疑是做口碑生意的,食材讲究现做,环境一般,但更凸显了美味,老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环境虽然不好,但每个食客脸上都吃的有笑容。


可能专注于吃,而不是店面装修的表面环节,才是方红军美味的奥秘。




蔡甸的安逸

在如今的武汉已很难见到



蔡甸的家常美食,供养着蔡甸人,小城的生活简单质朴。


撇开美食往蔡甸江滩走一遭,发现不一样的老武汉。



蔡甸在1950年曾是汉阳人民政府的所在地,在上世纪颇有几分遗世独立。


教育做得极好,汉阳一中不提,就以小学论英雄的时代,蔡甸老城单独拎出去也是学区资源优越。


一条蔡正街两边就坐落着蔡甸一小、二小、三小。


恰逢一小放学的中午,蔡正街到文昌街的小巷里迎面一股辣条味。



家里的长辈开着电麻木来给孙子孙女送饭,旁边的麻将室迅速被学生占领。


等吃完饭又瞬间恢复了老人们搓麻的声音。


在武汉绝大部分学校中午封闭管理的今天,背后多半是学校与家的距离太远,年轻人生育较晚。


大概也只有小而精致的蔡甸小学,还能看到老人孩子其乐融融的中午。


在蔡甸总能看见一种中国式的传承。




一小顺着文昌街往江滩走,经过一段安逸的老房子就是蔡甸江滩、汉阳码头,对岸是东西湖区的慈惠农场,空气很好。


汉江水的流动悄无声息,沿途的风都很轻,与一小门口的热闹不同,喜好安静的学生能在这边吃饭温习功课。


秋季的蔡甸江滩会长出芦苇,顺着汉江一直往下游去,有一处陈伯华大戏台。




上世纪武汉沦陷前夕,汉口汉剧舞台的名角曾云集蔡甸镇,在听荷茶楼演出。


后来听荷茶楼的故事已经不再,但陈伯华这位汉剧大家的名字还是留在了蔡甸。




蔡甸人的闲适留在老城区,这里宁静的模样像是一百年未曾改变。


老一辈的蔡甸人住在老街老巷、吃的美食真材实料,看汉江、听汉剧、打麻将,带带孙子。


当然,年轻的人肯定是在外面上班打拼,但住在蔡甸,本身就是一种享受。


唯一妨碍他们享受蔡甸这一切的,大概只剩下交通了。




长江大学的学生又戏称

咱们出村了



从蔡甸老城,到知音湖畔,直线距离5公里。


2012年,长江大学四大高精尖专业来到蔡甸,似乎宣告着蔡甸区的转型发展。


老城的悠然固然可以,但也要蔡甸发展也要人才。



不过长江大学的学子表示:多亏了268路,不然从学校门口走到姚家林站都要哭了,每次出蔡甸都是出村。


长江大学作为汉阳一哥,与汉口一哥湖北大学阳逻校区、武昌一哥武汉晴川学院,并称武汉三大偏僻高校。


但是和另外两位比起来,长江大学坐拥湖景房,学校从逼格到专业,通通高大上。


学石油,学地球物理的,一听就得送上敬仰的目光,未来对抗白宫靠你们了。



而知音湖比起东湖,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,假如武汉有瓦尔登湖,就是这里。


环湖骑行的绿道也不输东湖,长江大学的风光一流,大学四年能拍四年日出、夕阳照,操场上的健康长大读起来,像是对学生大学四年,好好运动锻炼身体的劝诫。


这里值得注意:是长(chang)大,并不是长(zhang)大。



长江大学的风景一流,是“养老”的好去处,摄影师觉得是拍过的最美图书馆。


假如是个太阳天气就更好了,但也就没有那种宁静、旷达的感觉,也挺好。



从图书馆上边看蔡甸的小山丘,烟雾袅袅,让人觉得是“五星级度假大学”。


学校里边有江汉路、伯牙路、知音路、大庆路、进喜路,也是把学校特色与蔡甸结合了一下,但你要问蔡甸风景这么好,长江大学的学生怎么看?



大概是校门口的黑车喊着:黄金口、走不走;没钱的长大学子苦等268,而路边成片的共享汽车真特么是营销天才。


268做到蔡甸广场换成270到黄金口,一趟公交下来什么玩耍的兴质都没有了,还得赶着回校,268路晚上8点就收班。


蔡甸是个村,长大学子如此想着,听说四号线延长到蔡甸广场,终于可以268直达地铁站了。




蔡甸的未来

等一条4号线



在武汉绕城公路里边,到了武汉四环的势力范围,中法新城也在这里。


蔡甸区的百年大计就落户于此,后官湖公园的摩天轮走近是一个儿童乐园,这里将会是新蔡甸人的游乐场。


今年蔡甸区还要建起一座超大的摩天轮,在大集的世茂嘉年华。


面对武汉三环内房价,有湖宜居的蔡甸,无疑成为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


后官湖绿道的静谧,少有人迹。


显然,在这里当一个孤独的跑者,比城里小湖跑步人挤人要更好。




整个大蔡甸一分为三,老城区的悠然自得,新城区的建设如火如荼,长江大学的学子站在门口等着268。


新天大道地铁站门开着,是整个蔡甸区人民等待的4号线。



等到今年4号延长线通了,想必蔡甸区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。


蔡甸人再也不用在黄金口办理停车月卡,地铁直达;前往蔡甸寻觅美食的人也会多起来,蔡甸的故事才会走出武汉吧。


都说在人类的现代文明中,地铁站就像是海中的灯塔。


夜晚乘坐的270路是蔡甸人浮浮沉沉的海中小船,挤在里边像是上世纪被贩到美洲,很难受。


等地铁通车的那天了。



✍️ 编辑 / clearlove

📝 主编 / 白廓

📷 摄影 / 沈略


如何优雅又不失体面地被咖啡师拉黑 | 武汉最好吃的KTV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